游客
题文

阅读黄以华的《有书赶紧读》,回答后面小题。(共13分)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
第③段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应该怎样做?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5G会改变什么

①你或许已经对手机网络的周期性升级司空见惯。2G网络诞生于1991年,随后在2001年被3G网络取代,2009年,4G网络又把3G拋在了身后。现在,我们又听到了5G网络的脚步声。

②但是相比以前的更新换代,5G网络是一次更大的飞跃。事实上,高通在其网站上宣称其“革命意义可比汽车和电力

③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20倍。而5G网络下的延迟(在开始高速数据传输前的迟滞时间)也只有4G的1/10.5G的到来也意味着流量的巨大提升——到时候,几乎所有的手机套餐都会提供廉价而且真正不限量的网络流量。“这将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高通5G市场主管谢里夫•汉纳(Sherif hanna)说道。

④举例来说,即使没有WiFi无线网络,手机应用也不再需要降低视频或图片的分辨率。事实上,你很可能会更倾向于利用手机网络来下载,因为5G的速度将会比WiFi更快。更进步地说,我们的手机也会比以往更加强大。今天的手机处理器会受到散热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但是想象一下,如汉纳所说,如果你的手机通过5G网络与更强大的计算机相连接,“处理都会在远程完成,但是由于网络速度足够快,就好像是为你手中的手机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处理器一样。”

⑤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在于:5G不仅仅是为手机设计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新世界,无论是电子设备、工业机器,还是农用机械甚至汽车,都会接入网络。举例来说,5G协议允许一些数据插队,在其他数据之前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在2023年,当两辆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通信以避免碰撞时,它们的数据可获得比你正在线观看的《星球大战25》更高的优先级。

⑥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5G而兴奋不已。这一新标准之所以能够提升速度,一方面需要更高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频段,另一方面也需要占用毫米波频段。这一宽广的无线电频段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是因为毫米波“极难使用,非常复杂,非常棘手。”汉纳说。

⑦这个频段的频率要比现有的手机网络频段高得多(你的WiFi无线网络使用的是2.4G或5.8G频段,而毫米波使用的是24G以上的频段)。这意味着它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但也要接受覆盖范围的损失。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也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它们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

⑧因此,只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例如纽约、旧金山和北京才能充分享受毫米波支持下5G带来的超高速快感。一旦到了荒郊野外,5G就只能提供9倍的速度提升。

⑨需要安装更多基站,也就意味着我们会在灯柱上看到更多的方盒子,在电线杆上看到更多的线缆,在其他各种地方看到更多不那么赏心悦目的工业形象。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法律诉讼、罚款以及无线通信服务商和居民之间的纠纷。

⑩但是5G这列快车已经无法减速。到今年底,美国的主要网络服务商就将在一些城市部署5G网络,而第一台5G手机将会在2019年初上市。“我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5G原本是为2020年准备的,而我们现在谈的是今年年底。”汉纳说,“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坦白说,这真的非常辛苦。

(选自《环球科学》2018年11月号总第155期有删改)

(1)5G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改变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根据⑥⑦两个自然段,理解“毫米波”这个概念的含义。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5G网络的传输速度可达4G手机的9﹣20倍,延迟也只有4G手机的1/10

B.文字中提到的5G指5G网络和5G手机,到2019年初我们就可以用上5G了。

C.一旦到了荒郊野外,即使安装再多的毫米波基站,由于人口稀少,5G也只能提供9倍的速度提升。

D.即使在无线WiFi网络环境下,人们也可能更喜欢使用5G网络来下载,这是因为5G网络的传输速度比无线WiFi网络传输速度更快。

蚊烟中的往事

迟子建

①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②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③这样对着青翠的菜园和绚丽晚景的晚饭,是别有风味的。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寒风还在肆虐的时候,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它们,放置起来。这种酱块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它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将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喜欢阳光,所以大多数的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改变了颜色,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谗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④夏日的晚餐桌旁,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酱了。那些蘸酱菜有两个来源:野地和菜园。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叶菜、野鸡膀子、水芹菜、鸭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野菜通常要在开水中焯一下,让它们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拔了,攥干了再吃。野菜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老桑芹,所以采野菜时,明明看到了大片的水芹菜和鸭子嘴,我还是会绕过它们,去寻觅老桑芹。很多人不喜欢吃老桑芹,说它身上有股子奇怪的气味,像药味,可我却格外青睐它。

⑤因为有了酱,就有了采野菜的乐趣,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提着篮子出了家门,就说是采野菜去了,你愿意在河边多流连一刻,看看浸在水中的柔软的云,是没人知道的;你愿意在山间偷偷地采一些浆果来吃,大人们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么几种野菜横在篮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踏入家门。

⑥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它们就老了,吃不得了,这时候伺候晚餐桌上酱碗的,就得是园田中的蔬菜了。青葱、黄瓜、菠菜、生菜、香菜和小白菜水灵灵地闪亮登场了。园田中的菜适宜于生吃,只需把它们在清水中洗过则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个人拿棵葱,那个人拿棵菠菜,另一个人则可能把香菜卷上一绺,大家纷纷把这些碧绿的蔬菜伸向酱碗,吃得激情飞扬的,而此时蚊烟静静地在半空浮悬,晚霞静悄悄地落着,天色越来越黯淡,大家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那种知足的平和表情。

⑦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里有鲫鱼、柳根和老头鱼。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杆,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不似河里的,它长不大,都是小鱼,而且由于是死水,鱼有股土腥味,所以决不能清蒸和调汤喝,只能放上浓重的调料煎炒烹炸。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鱼酱,园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够,再拔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不把酱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们的嘴是不会罢休的。

⑧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它讨厌蚊虫,因此脸要蒙上一层白纱布,以防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还惧怕雨水,所以酱缸旁通常要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把它盖上去 。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一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就举手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上厕所,而我出了教室后会一路飞奔回家,冲进菜园,盖上酱缸。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

⑨蚊烟稀薄的时候,火烧云也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我们吃完了晚饭,天也就越来越陈旧,蚊子又三三两两地回来了。我们把饭桌撤了,打扫干净笼蚊烟的灰烬,站在院子里盼着星星出来,或者是打着饱嗝去火炕上铺被窝。我还记得父亲酒足饭饱在院子中看天时,如果被飞回的蚊子给咬着了,他会得意地喊我妈妈出来,说他很招人稀罕,母蚊子又啃他的脸了!我们那时就都会发出快意的笑声,以为爸爸在开玩笑。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说得也没错,吸食人的血液的确实都是雌蚊,而雄蚊吮吸的则是植物的汁液。如今曾说过这话的父亲早已和着飘渺的蚊烟去另一个世界了。

⑩菜园依然青翠,火烧云也依然会在西边天燃烧,只是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让我在回忆蚊烟的时候,为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的远去而深深地怅惘着。

(1)文中写了哪些往事?

(2)文章以“蚊烟中的往事”为题,有什么好处?

(3)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品析第⑧段的画线句。

(5)怎样理解第⑩段的画线句?

(6)往事如烟,生活美好,你有什么难忘的记忆?写下来,说说原因。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②《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晩上11点以后入睡,有三分一的人是在凌晨1点后入睡,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③現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近日,一篇名为《毎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查出胃癌晩期》的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刘凌峰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点之后才睡覚,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7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像他这样熬夜晩睡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另外,睡眠质量差的人。有许多都是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者。互联网从业者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自媒体人和程序员是失眠最严重的人群。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广告人的睡眠质量也普遍较差。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失眠是因为玩手机。

④我们的大脑中有个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即中枢时钟。这个中枢时钟每天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校对一次、它的角色就是总监工,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到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共中,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黒素就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信号之一。它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要在黑暗坏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帮助入睡。当太阳升起,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并开始分泌血清素(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侍逆素),它将和褪黑素此消彼长。

⑤太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吋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迸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顔。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 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⑦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⑧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将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増加,甚至提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风险。

⑨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组体力、脑力恢复。”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是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B.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中枢时钟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

C.蓝光是一种不良光銭,它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

D.皮质醇过量就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2)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3)分析第④⑧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分析其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⑪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⑫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⑬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第⑫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赏析第⑭段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赵宗彪

①唐僧师徒一个个都在苦水中泡过,取经路上的日子也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险象环生,苦海无边。“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上间又有几个?太自信。

②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苦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难,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自信。孟子说,大丈夫必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够做到的,人世间又有几个?太多的苦难,只会剥夺生命的质量,摧毁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极少数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别坚韧的人、才华特别丰富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水而上,成就梦想。

③唐憎的苦难,同成就他的事业并无必然联系。 他如果小时候有天伦之乐,未必就不会读书。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这些不是因为苦难才得来。而是他拜须菩提祖为师,在环境优美的须弥山学习十一年的成果。孙悟空的苦难,那是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这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是驯服、奴化、忍耐和逆来顺受。在五行山下的时间里,孙悟空的法术并没有提升,只是不羁的精神目渐消磨,活跃的创造能力逐步萎缩。

④孙悟空的苦难缔造者,严格说来,是玉帝本人,孙悟空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有能力有水平。但玉帝和他所创造的天庭,却大材小用,只让他当个马夫。后来虽说封了齐天大圣的空头街,却又不给他相应的待遇,连一张蟠桃大会的入场券都没有,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使没有孙悟空出现,迟早会有张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来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卫官,职官是卷帘大将,却只是因为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还要飞剑穿胸百余下。比起孙悟空的打碎天堂的所有殿堂庙字、亭台楼阁、瓶瓶罐罐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尽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会平衡吗?

⑤尽管苦难来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面对,但我们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司马迁能写出伟大的《史记》,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而是他本来就有理想有才华。否则,就难以反证,历史上受到宫刑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却仅有一部《史记》?“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首先有金,否则,狂沙吹尽,还不照样是狂沙?

⑥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⑦如果因为极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难中依然作出了成就而歌颂苦难,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颂苦难,鼓励苦难,怀念苦难,而那些苦难的制造者们,却由此可以逃避惩罚而变成恩主,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结果吗?

⑧孙悟空们在一个个的苦难面前坚持下来了,但原先那个充满灵气和自由思想的精灵,却如泥牛人海,一去不复返了。生龙活虎的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起,即已死了,

(选自《今晚报》2019﹣04——28,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2)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第⑦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