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纸张燃烧 C.花香四溢 D.灯泡发光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 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 Ca(OH) 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 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 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 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 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 2+2HCl═CaCl 2+2H 2O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

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

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图: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

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 4

C.

"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

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NH 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 2和H 2为反应物合成NH 3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氢气分子

B.

过程中有"NH""NH 2"原子团生成

C.

参加反应的H 2与生成的NH 3个数比为2:3

D.

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化学是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KNO 3溶液

向盛有5.0g KNO 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B

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向CuSO 4溶液和AgNO 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

C

检验氢气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D

鉴别CuSO 4、BaSO 4和CaCO 3三种白色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样品,加适量水,搅拌

A.

A

B.

B

C.

C

D.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