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A.批判程朱理学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C.“万物皆生于两” | D.“存天理,灭人欲” |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 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探索国家出路。下列选项中,都由资产阶级倡导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自强”“拥护共和万岁”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打倒孔家店”“为人民服务” |
C.“扶清灭洋”“实业救国”“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 |
D.“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平均地权”“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
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
B.它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这种工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 B.颁布定国是诏 | C.预备立宪 | D.南北和谈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