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刚刚开始设立 |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
|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 D.逐渐失去其作用 |
1919年9月,一位中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固有文明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未来世界,然而中国文明也颇有足以证明西洋文明之错误,为未来中国固有文明之指导者。一些中国人发现“西洋文明之错误”是缘于()
| A.辛亥革命无以救治中国 | B.一战和巴黎和会的国际矛盾 |
| C.对五四运动的恐惧 | D.中国共产党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纲领 |
有学者编撰《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下列哪一事件不宜作为此书的独立章节()
|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辛亥革命 |
1842年魏源编竣并刊行了《海国图志》。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但咸丰末有细读,读后有何感受,今人亦无从得知。1851年《海国图志》传往日本,两三年内,日本刊印的各种选本有二十多种。这一现象()
| A.成为中国在现代化方面被耽搁二十年的诠释 |
| B.导致十九后半期中日国势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
| C.激发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变革 |
| D.是中国重视文化编撰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成就 |
下列疆域先后归属中原中央王朝统治的顺序为()
①黑龙江流域②天山南北③云贵高原④西藏地区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
冯友兰的《新事论》中:自汉以后,中国人所见者,只有一种文化,对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不感兴趣,……及至清末,中国人又看见许多不同的文化,因此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又发生兴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 A.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 B.中国人对文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
| C.中国文化失去了活力 | D.中国人的思想由僵化到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