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A.康有为 | B.毛泽东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当 |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
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
C.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
D.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