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意趣、思想,明末清初石涛的绘画作品《睡牛图》中绘一人在牛背上凝思,意境孤凄,自题曰:“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这一艺术作品的主要寓意是( )
A.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农耕经济的反思 |
B.讽刺了中国人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大势 |
C.表达了作者懒散不愿入仕的心绪 |
D.作者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 |
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的富民强国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其中“八五”计划(1991—1995)为中国现代化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 B.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 |
C.打破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体制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C.改变了经营方式 |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 B.综合平衡 | C.多快好省 | D.以粮为纲 |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国情况的。”体现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政策是
A.“三反”、“五反”运动 | B.工矿企业民主改革 |
C.合理调整工商业 | D.实行公私合营 |
在晋西,从黄河河畔到长城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是
A.太原会战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