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 + Fe2+ = Ce3+ + Fe3+、Sn2+ + 2Fe3+ = Sn4+ + 2 Fe2+由此可确定Ce3+、Fe2+、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Sn2+、Fe2+、Ce3+ |
B.Ce3+、Fe2+、Sn2+ |
C.Sn2+、Ce3+、Fe2+ |
D.Fe2+、Sn2+、Ce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Ba2+、Br-、CO32- |
B.Cl-、SO32-、Fe2+、H+ |
C.K+、Na+、SO42-、MnO4- |
D.Na+、H+、NO3-、HCO3- |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
B.石油裂解制丙烯 |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