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
B.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 |
C.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
D.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骑马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对于该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暖北冷 |
B.冬季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
C.夏季南北温差大,普遍高温 |
D.夏季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
③地比其他地区该时间气温偏低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地势 | D.人为因素 |
所示四地与下图所示资料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
B.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
C.①—丙、②—乙、③—甲、④—丁 |
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
读 “我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且两侧地形是高原和盆地的山脉是:
A.⑥ | B.⑦ | C.⑧ | D.⑨ |
下列字母与数字位置与其对应的地形区和山脉搭配正确的是:
A.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E—内蒙古高原、F—长江中下游平原 |
B.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 |
C.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巫山、④—雪峰山 |
D.⑦—阿尔泰山、⑧—横断山脉、⑨—秦岭、⑩—南岭 |
下列山脉不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天然界线的为:
A.① | B.② | C.⑤ | D.⑥ |
下列关于地形区A、B、C、D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A地势东高西低,畜牧业发达
B.B能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C.C温暖湿润,农业发达,号称“鱼米之乡”
D.D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关于图中字母、数字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A—难以利用土地、B—草地、C—耕地、①—林地 |
B.B—难以利用土地、A—草地、⑧—耕地、C—林地 |
C.C—难以利用土地、E—草地、B—耕地、②—林地 |
D.D—难以利用土地、E—草地、A—耕地、④—林地 |
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可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集小 |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
读“中国地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M、N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M点是我国的最东端,位于东九区,N点是我国的最西端位于东五区 |
B.M和N点地方时相差了4个多小时 |
C.M和N点之间相差了约62个经度 |
D.M和N点之间大约相距5500千米 |
关于我国的邻(临)国的位置和国家名称对应准确的是:
A.⑦—俄罗斯、 ⑧—印度、⑨—菲律宾、⑩—哈萨克斯坦 |
B.⑦—俄罗斯、 ⑧—缅甸、⑨—韩国、⑩—吉尔吉斯斯坦 |
C.⑦—俄罗斯、 ⑧—印度、⑨—日本、⑩—哈萨克斯坦 |
D.⑦—俄罗斯、 ⑧—巴基斯坦、⑨—马来西亚、⑩—阿富汗 |
我国跨纬度最广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
A.①和⑤ | B.②和④ | C.③和⑤ | D.④和⑤ |
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① | B.② | C.⑤ | D.⑥ |
被称为我国“民族百花园”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① | B.⑥ | C.⑦ | D.⑧ |
我国最大的渔场和最大的盐场所在的海域分别是:
A.A和D | B.A和C | C.C和B | D.C和A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沙漠变绿洲 |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
C.海平面上升 | D.全球降水持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