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城市人口比重 (2000年)(%) |
城市密度 (个/km2)(2002年) |
建制镇占全国的比重(%)(2002年) |
甲区域 |
50.9 |
221 |
45.1 |
乙区域 |
36.4 |
86 |
30.6 |
丙区域 |
28. 3 |
23 |
24.3 |
由图可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不能判定 |
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是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不能判定 |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1976年 | B.1977—1984年 |
C.1980—1989年 | D.1989—2000年 |
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 B.长江 |
C.辽河 | D.黑龙江 |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
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
D.连续干旱 |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问题。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 B.水源短缺 | C.水土流失 | D.森林退化 |
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GPS技术 | B.GIS技术 | C.RS技术 | D.数字地球 |
该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 km圈层中最小 |
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 km圈层中最少 |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
该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 | B.乙城市 |
C.丙城市 | D.丁城市 |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
该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问题。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
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 B.松花江 |
C.淮河 | D.珠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