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4种有机物的组成,请依据其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 ;E在动物中是指_______ _
(2)F是指___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其中的固醇类物质除了胆固醇外还包括_ ___和______。
(3)D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H彻底水解产生__________。
图甲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Ⅱ3、Ⅱ8两者的家族均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图甲图乙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 ,乙病的遗传方是_______ 。
(2)Ⅲ10基因型为_________,若Ⅲ10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子女患病概率为_________。
(3)科学家对这种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时,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____________技术,鉴定基因的碱基序列。
(4)若Ⅱ7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虽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以获得DNA ,再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处理这些DNA,最后用________酶将图甲中一些个体的相关染色体上的有关DNA处理成多个DNA片段后,分离得到结果如图乙所示。由结果分析可知,该胎儿是否患甲病?_______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 a、b代表细胞器)。图2表示在温度、水分都最适宜时,水稻O2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a、b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
(3)将水稻置于完全黑暗处24小时后,给水稻提供H218O,继续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除水外还能在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中检测到18O。
(4)图2中若A点突然停止光照,水稻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后,限制水稻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5)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的光照强度。请在答题卷图2中画出从B点提高5℃后的曲线变化趋势。
2010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 “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碳在A→B和B→C过程中分别以________ 、________形式流动。
(2)根据右图请提出一项实现“低碳”、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E代表________ 。
图中参与组成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请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生产者固定了1000KJ的能量,则图中最高营养级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KJ。
(5)“周一请吃素”,这是坎昆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符合能量流动的________ 特点。
(6)每年的3月12日是全国植树节,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选种的植物必须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 原理。
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面的 ________ 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甲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使之呈现_________色。
(3)甲图中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甲图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有 _______(填序号)。
(4)在乙图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有 ________(填字母),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图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叶、茎等器官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有时要对纤维素进行相应处理。
(1)目前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选育是处理纤维素酶的基础性工作,以下流程为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纯化过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个细菌―→发酵培养―→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①人们在筛选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添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纤维素分解酶能反复利用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属于上述技术得到的酶的是( )
(4)下图中表示纤维素酶活性与pH变化的关系,若pH=m表示最适,在下列甲~丁中最可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上标出“m”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