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是垃圾,绑在大白菜上可以卖白菜的价格,绑在大闸蟹上就是大闸蟹的价格。这句话激发了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想象?触动了你何种情愫?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②不少于7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 子)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4月中旬,在湛江市湛江一中“红五月”好书进校园活动中,面对琳琅满目的课外书籍,学子们是钟情文学书,还是偏爱教辅书?我校的学生,在选购图书时的表现截然不同:一边是钟情《课堂内外》、《作文素材》、《英语街》等教辅书,两天内售出图书300余册;一边是偏爱《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等中外名著以及《青春风》、《致我最想错过的你》等青春萌动的小说,活动的第一天就共售出图书500余册。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害怕吃苦,莫进此门;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一所高中的励志标语
现在的学校,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
他们学习、竞争和不许与异性交往。
——一网络写手
你心目中的高中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要求:请结合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深山有一全木质古寺,悬挂在半崖峭壁间,驰名天下,游客如云。500年过去了,寺庙仍旧牢固无比,但游客越来越少。原来游人担心500年前的建筑,无法承受今日的重量,生怕腐朽垮塌。师傅听闻情况,几经思索,让弟子在支撑木板的横梁下,安上一根粗木支柱,远远望去,寺庙虽于悬崖之上,但有立柱支撑,更为牢固,给人以稳固之感。
经此一招,游人相信寺庙的安全,又观者如云。其实,弟子当初修建立柱之时,木料不够长,以致于立柱与横梁之间,还有两厘米的空隙。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