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语。
“反求诸己”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你试过以后才知道。——歌德
你能做到的,比想象的更多。——谚语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某网友
以上是对人的潜能的一些认识,你有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认识和体验?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文体特征鲜明。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诺贝尔奖”,在国外一般被译为“炸药奖”,因为诺贝尔造的炸药在“一战”、“二战”中被用作战争武器,导致二千多万人死亡。对满屋的黄金、钞票,诺贝尔敢用吗?他跟一个挚亲好友说,他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都会感到有两千多万双眼睛盯着他,两千多万个孤魂野鬼在他上头飘,所以他决定捐出全部的钱,设立“诺贝尔奖”。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