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 (答出两个即可)。
(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
A.溶菌酶 B.皮肤 C.口腔黏膜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能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
(4)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5)记忆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 。
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右图所示。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
(1)叶绿体的大小、数目随植物生存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试比较生活在向阳处与背阴处的同种植物叶绿体的大小和数目: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B的名称是_____。
(3)据图分析,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卡尔文循环会被___,可能的机制是_____。
当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CO2补偿点;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同增加,此时的CO2浓度为CO2饱和点。育种专家测定了22时,某作物A、B两个品种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4)CO2饱和点时,A品种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mmol/(m2h)。
(5)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积累的葡萄糖比B品种多_____mg/m2.h。(相对原子量:C-12,O-16,H-1)
(6)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至27℃,CO2补偿点将___,原因是______。
胰岛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
(3)与胰液中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
(4)激素B是通过____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
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c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庞大的种群外,还应
具有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此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此外还需要考
虑无关变量如 ▲、 ▲及 ▲等因素。
(2)某同学对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如下:在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和1ml
酶溶液,置于某一温度条件下让其反应一定时间,检测结果。有人认为这种
设计是不严密的,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
(3)请将下列实验结果,用曲线图的形式表达(绘在给出的方框内)。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
6 |
25 |
43 |
67 |
83 |
65 |
22 |
2 |
O |
0 |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
6 |
15 |
25 |
48 |
76 |
92 |
100 |
98 |
82 |
65 |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一些生理现象: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红色或黄色,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果实甜味逐渐增加,果肉逐渐软化,根据这些现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实由硬变软的原因:果肉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如▲和▲酶。
(2)果肉变甜是因为 ▲(A.多糖 B.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类物质是由 ▲水解产生的,可通过实验检验果实成熟过程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变化,若要检验反应物常选择碘液做试剂,也可选择 ▲检验产物,现象是出现 ▲。
(3)果皮颜色的变化是因为 ▲分解,表明该种色素分子结构不稳定。
(4)水果储藏时可选择 ▲、 ▲的环境条件,目的是降低细胞的 ▲,使水果保持较好的口感。右图表示果实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由图可知果实储藏时应选取__▲__点所对应的O2浓度,理由是▲。若密闭储存,果实易腐烂,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