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物理种类 |
植被覆 盖率 |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
|
| 改造前 |
20种 |
10% |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
| 改造后 |
30种 |
25% |
菖蒲、芦苇、睡莲 |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空气湿度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 |
|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
|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
|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
|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
|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 n |
|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
|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
|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