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源→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又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为
A.1/16 | B.1/8 | C.1/32 | D.1/64 |
研究者对小鼠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丙细胞中都不含有染色单体 |
B.甲、丁细胞都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
C.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相同 |
D.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特征相同的细胞 |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的精子,由此推知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第一次分裂异常,第二次分裂正常 |
B.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异常 |
C.第一次分裂异常,第二次分裂异常 |
D.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正常 |
已知家蚕的茧色(白茧和黄茧)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I、i和Y、y)控制的,结白茧的个体Ilyy与结黄茧的个体iiYY交配,子一代为结白茧的个体,子一代个体与结白茧的个体iiyy交配,子二代中,结白茧的个体与结黄茧的个体比例为3:1。子一代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结白茧的个体与结黄茧的个体比例为
A.13:3 | B.15:1 | C.9:7 | D.3:1 |
在摩洛哥有种被称为“奶树”的古老树种,分泌的“乳液”有利于由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成长,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奶树”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培育而成的 |
B.成年树与由其根细胞发育成的幼树基因型不同 |
C.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 |
D.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表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