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BC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 |
| 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C.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 |
| 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
现代遗传学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并以一定方式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代表某具体性状的特定遗传信息包含在
| A.受精卵内染色体的特定组合方式中 | B.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的相互作用中 |
| C.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中 | 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
|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
|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
|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
| B.催化功能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
| C.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 D.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又称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 C.pH=c时,e点为0 |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