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
| B.若温度上升5 ℃,b点向下方移动 |
| C.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 |
|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
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地的经度是()
| A.100°E | B.110°E |
| C.125°E | D.130°E |
图中P、Q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 B.8:10、17:10 |
| C.8:20、17:00 | D.7:50、17:10 |
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MN差值为20°。读图回答问题。 
该地纬度为()
| A.10°N | B.20°N |
| C.40°N | D.60°N |
图中日期和我国文化现象大致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立鸡蛋,踏青插柳 | B.②--吃月饼,共庆团圆 |
| C.③--放鞭炮,守岁迎春 | D.④--望双星,鹊桥相会 |
如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 A.120°E,20°S | B.60°W,20°S | C.120°E,23.5°S | D.60°W,20.5°S |
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76.5°S,37° | B.80°S,10° | C.76.5°S,10° | D.80°S,30° |
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
| A.自西向东 | B.自东向西 | C.先东南后东北 | D.先东北后东南 |
读图,完成问题。
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两地情况不同的有()
| A.昼长 | B.地方时 |
| C.自转角速度 | D.正午太阳高度 |
若EO、FO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2时 | B.4时 |
| C.18时 | D.20时 |
若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EP、FP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
| A.P地的地理坐标为70°N,90°E |
| B.E、F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 |
| C.E、F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
| D.P、E、F三地的昼长相同 |
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局部示意图,其中阴影表示黑夜,虚线为极圈,直线为经线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问题。
该日为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两侧的日期不同 | B.b点的地方时为18点 |
| C.c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 D.d点的正午太阳髙度角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