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
C.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MnO2 |
KCl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O2气体 |
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t1℃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得到丙的不饱和溶液 |
B.t3℃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D.t3℃时,30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5g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