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 B.张之洞 | C.严复 | D.胡适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句话反映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英国被指定为其他国家制造商品 | B.英国只为关系密切的国家制造商品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英国所完成的使命是崇高的 |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 B.资金问题 | C.市场问题 | D.劳动力问题 |
1845年,恩格斯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当时他在英国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工人们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 | B.工人们按固定时间上下班,纪律性强 |
C.议会竞选中工人踊跃投票 | D.工人和工厂主同坐一列火车出行 |
英国煤炭销量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蒸汽机的推广 | B.相对论的提出 | C.内燃机的出现 | D.发电机的发明 |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 |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
C.率先开辟新航路 |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