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 C.构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④美苏争霸
| A.①②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④ |
列宁后来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我们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作为我们主要的和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工作的‘副产品’顺便便解决了”。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和平法令》 | 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
| C.颁布《土地法令》 | D.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由实验和天文观测普遍地确立,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有向着地球的重力,……再者所有的行星彼此有重力,此外彗星有向着太阳的类似的重力:由这个规则必需承认所有物体普遍有着朝着彼此的重力。”这一理论成果属于
| A.自由落体定律 | B.经典力学 |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 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 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
| 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 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
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
|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