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能体现自信的是( )
A.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第六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这些规定要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 )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根本目的
③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④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近年来,某地不断探索党群共建共融治理体系,依托“巷邻坊”“人大工作站”等服务载体,搭建群众便捷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决策,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社情动态和城市治理难点问题,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这些举措( )
①扩大了居民管理社区事务的民主权利
②发挥了居民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
③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④切实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双语法官”“背着国徽去开庭”,是云南禄劝法院结合本地实际,兼顾法理情理打造的司法名片。在受理边远村寨少数民族群众案件时,双语法官发挥知民俗、传统、解民情的优势,携卷下乡、就地办案,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这一做法旨在( )
①践行司法为民惠民理念
②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
③促进人民法院依法行政
④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2023年12月1至7日是我国第6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期间,各地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此举有利于青少年( )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和原则
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的要求与指引
③践行宪法,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
④尊崇宪法,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大中国青年有不同的青春誓言和主旋律:
这些青春誓言和主旋律反映的共同精神品质是( )
①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②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
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④奉献自我的使命意识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