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组水温(℃)
90
70
55

33

20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
A.42℃        B.44℃       C.46℃       D.48℃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

(1)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提升钩码;
(2)分析比较表格中(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两个物理量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3)请把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填写完整;
(4)分析数据还可以发现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恒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 W,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实验原理;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闭合/断开)状态.
(2)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较大.电路连接无误,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两空按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填写字母代号);

A.更换电池或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值位置
D.断开电路开关

(4)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 V,为了使灯两端电压达到3.8 V, 必须将滑片向(左/右)调节;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把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如图丁),利用原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时,小明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下对应的电流;再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电阻,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向(左/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当小明再换接15Ω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V,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答出一种情况即可).请你在不增减器材的条件下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完成实验,你的方法是:
(6)测量结束后,应断开开关,先拆除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

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偏大/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前,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
(3)实验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缩小)的实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会/不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和光屏均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凸/凹)透镜才能实现.(近视/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为了探究圆柱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需要在图中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步骤B、E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___m3;在E图中若圆柱体触到了溢水杯杯底,会导致该液体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