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新《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旅行社不得强迫购物,不得指定具体的消费场所”等规定引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强制购物、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新《旅游法》实施带来旅行社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庆黄金周”境内外旅游需求暴增,今年“十一”长假境内外旅游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一些出境游报价翻倍。“十一”长假结束后,外出旅游人数骤减,各大旅行社纷纷通过降价吸引游客。新《旅游法》的实施,将会对旅游市场重新洗牌,有利于旅游经营者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和游客对服务价值的认同。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境外游;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
(1)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分析旅游价格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新《旅游法》的实施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旅行社只要战略定位准确、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理智消费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形;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该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物联网已经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发展空间自然巨大。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无论从标准制定还是产业应用上都在快速推进。在物联网被热捧的同时,业界也有质疑物联网的声音出现。联想集团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做传感网不是强项,物联网现在还在早期阶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10分)
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某校高三(2)班学生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同学们走访了李某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李某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2)请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通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9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
(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0 分)
(2)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H 省GDP和新兴产业发展示意图。
注:2009年该省六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销售收入增长2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该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该省出口贸易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
结合材料,分析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