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国中央档案馆陆续公布了一些受审日本侵华战犯的亲笔供词,包括笔供的中英文内容提要、笔供原文和译文等。其他国家也纷纷通过摄影、雕塑、论坛、影视等活动和作品反思战争、呼唤和平。从文化角度看,这表明
①通过这些文化载体,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这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引导人们反对霸权强权,维护和平秩序
③文化反映政治并将对政治产生反作用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同学们给图所示的公益广告草拟了几个主题,其中最贴切的是
A.促进系统优化,实现污水净化 |
B.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
C.事物都在变化、发展,要有创新思维 |
D.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科学发展 |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并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蕴含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遗憾的是,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但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总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地震的规律,使人类少受其害。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变规律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还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共同之处是肯定: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
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C.人生历程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