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有“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横断山区易发生的地质地貌灾害是

A.地震和滑坡 B.暴雨和洪涝
C.滑坡和火灾 D.雪灾和泥石流

横断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主要是

A.太阳能 B.核能 C.石油 D.水能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图中各箭头代表的字母,按其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A.A可以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
B.B可以表示不同湿度带生长的植物不同
C.C可以表示水流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D可以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使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C.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古诗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上题所述的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热量和水分

以下地形能明显体现材料所述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平原 B.盆地内部
C.高原边缘 D.低矮丘陵

“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季节性

读下图“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0年
C.1995年 D.1990年

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
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