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述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城镇化过程中,要让人们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故乡,因为( )
①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乡村是人们寄托乡情乡思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非盟大力推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欧盟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表明国际组织
| 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 B.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 |
| C.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 D.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近6年来,两岸关系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大幅改善与稳定发展,双方交流合作也全面持续扩展。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等方面共识增多、互信增强。2014年2月,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我国政府强调两岸关系的走向是“一国两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这仍然是坚持
| A.联邦制 | B.单一制 | C.议会制 | D.共和制 |
民族和国家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 |
| B.民族是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唯一因素 |
| C.单一民族一般实行单一制,多民族国家一般实行联邦制 |
| D.民族并不影响国家结构形式,历史和文化是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 |
国家结构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国家政权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 |
| B.国家政权如何组织的问题 |
| C.国家如何处理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限的问题 |
| D.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 |
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这表明
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 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