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左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右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指出乙处发育的典型河流地貌,并说明其形成过程。(4分)
(2)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及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的原因。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 1%。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4)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下图是我国渤海近年水体污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渤海海水污染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⑵简述治理海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下图是我国山区道路两侧常见的工程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该工程预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该类型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
⑵简述应对上述地质灾害可采取的主要自救措施。
珊瑚一般生长在温度高于20℃、水深100-200米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凹缝中。下图是我国雷州半岛西南沿海近年珊瑚礁监测结果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该地活珊瑚平均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⑵简述保护珊瑚礁生态环境的主要非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