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
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
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
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
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作物秸秆露天焚烧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废旧电池就地填埋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铝、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C.反应生成3.6g水
D.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CuO |
H2SO4 |
CO2 |
O2 |
B |
Na2SO4 |
Ba(OH)2 |
HCl |
Ba(NO3)2 |
C |
NaOH |
CO2 |
Ca(OH)2 |
MgCl2 |
D |
Mg |
CuCl2 |
NaOH |
H2SO4 |
A.AB.BC.CD.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
C.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
B |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C |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 |
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D |
分离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
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