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是小明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刚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只答一点即可):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IA |
0 |
||||||||
12 |
1
氢 1.008 |
2
氦 4.003 |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
2 |
3
锂 6.941 |
4
铍 9.012 |
5
硼 10.81 |
6
碳 12.01 |
7
氮 14.01 |
8
氧 16.00 |
9
氟 19.00 |
10
氖 20.18 |
|
3 |
11
钠 22.99 |
12
镁 24.31 |
13
铝 26.98 |
14
硅 28.09 |
15
磷 30.97 |
16
硫 32.06 |
17
氯 35.45 |
18
氩 39.95 |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序号):
A.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B. |
质子数不同 |
C. |
中子数不同 |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得出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二氧化硫 |
(2)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
(3)4个铜离子 |
生活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 |
金刚石 |
B. |
硝酸铵( ) |
C. |
硝酸钾( ) |
D. |
小苏打( ) |
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每个字母限用一次):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2)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3)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4)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
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其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不但可以制得纯碱(将
进一步处理即可得到纯碱),还得到优质氮肥氯化氨。
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⑴氯化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0.1%)
⑵实验中得到碳酸氢钠8.4
,求参加反应的氨气质量为多少?
⑶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这次模拟实验,准备了8.8
二氧化碳,制取这些二氧化碳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