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
B.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
C.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 |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
关于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与③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 |
B.DNA连接酶可催化①与③的拼接 |
C.经酶切形成④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
D.图中黏性末端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 |
关于目的基因获取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法可合成未知序列的任意大小的DNA片段 |
B.真核与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均可从基因文库中提取 |
C.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不从cDNA文库中提取 |
D.若可设计出特定引物,PCR方法也可获取目的基因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其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②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③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目的基因有启动子,但没有内含子
④基因工程的优势是可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应该有选择权
⑥基因工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
C.若玻片往右移,甲的物像会往右移而乙的物像则往左移 |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和B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
B.P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Ⅰ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
D.Y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多样性由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