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C.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
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
B.易化扩散中载体蛋白形状的改变不需要消耗ATP,而主动转运的需要 |
C.易化扩散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
D.物质进出细胞必须要通过质膜 |
组成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DNA)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糖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糖
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膜的层数是
A.0层 | B.1层 | C.2层 | D.4层 |
下列有关ATP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比连接在糖分子上的磷酸键要多 |
B.ATP发生水解时形成腺苷二磷酸,释放1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 |
C.在肌肉收缩和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了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
D.ATP中有高能磷酸键,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