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南岭某山脉的某月气温(0C)和降水量(mm)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条线最可能分别代表

A.7月气温、年降水量 B.年降水量、7月气温
C.年降水量、1月气温 D.1月气温、年降水量

影响山脉L南北两侧该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形、冬季风 B.云层、地形
C.夏季风、地形 D.纬度、地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回答1-4题。

时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震中位置
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震源
14km
震级
里氏7.1级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玉树县当地的区时为

A.6时49分 B.3时49分 C.5时49分 D.4时49分

玉树发生地震之日

A.玉树县昼短夜长 B.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浙江省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
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对玉树地震受灾情况了解最快的方法是利用

A.GPS B.RS C.GIS D.WPS

根据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总体部署,为提升公众对地球的认识程度,增强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据此回答24~25题。
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①自然保护,万物共存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节水节能,减少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07年5~6月,太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22~23题。
湖泊比河流更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

A.湖泊水比较浅 B.湖水的更新周期长
C.湖泊的面积小 D.湖水的盐度高

水体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 B.使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
C.可能使太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 D.使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

读“东北亚地区略图”,回答19~21题。

D国常派专家帮助A、B所在国防治酸雨,C国公民自发到A、B所在国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或地区
②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冬季A、B两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C、D两地,而C、D两地酸雨危害却比A、B两地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降水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盛行风 D.盛行风、降水
为了减轻该区域的酸雨,最佳途径是

A.工业提倡使用无铅燃料
B.工厂将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动使用煤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完成15~18题。

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Q地植被破坏严重,许多沙丘活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Q地沙丘的移动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P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农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土壤侵蚀 C.次生盐渍化 D.森林破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