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______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图1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可能影响该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 )(不定项选择)
A.空间 | B.营养 | C.年龄组成 | D.季节变化 |
(2)在图1的点,种群达到K值。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点。
(3)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丙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
(4)若该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至少需消耗海洋植物Kg,这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的特点。
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2n=16)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5~8 min。
④步骤D。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
清水培养时间/h |
||||
质量分数/% |
时间/h |
0 |
12 |
24 |
36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步骤D”的操作:,“步骤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⑥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_性染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等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符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段,乙图中1是(填名称)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染色单体消失于图。生物体的细胞大多处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乙图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25℃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的影响。
(2)图甲中,可通过改变改变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可释放单位的氧气。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高度将(填:“升高”、“基本不变”或“下降”),呼吸作用的值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基本不变”或“下降”)。
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葡萄糖和__________。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多选)。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准备两个烧杯甲(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乙(加入10mL加热煮沸的酵母菌培养液)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乙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气消耗完之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将(填:“升高”、“基本”“不变”或“下降”),原因是。写出相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