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科学家以绿色向日葵下胚轴为材料对植物向光性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长素百分比 |
黄质醛百分比 |
弯曲的角度 |
||
向光侧 |
背地侧 |
向光侧 |
背地侧 |
||
用单侧光照射前 |
50.1 |
49.9 |
49.9 |
50 |
直立生长 |
用单侧光照射后 |
50 |
50 |
65.5 |
35.5 |
弯向光源15.1° |
(1)黄质醛的生理功能是 (促进/抑制)植物生长
(2)根据上述生物实验事实,给出单侧光导致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向光性合理解释:单侧光导致了黄质醛分布不均 ,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 ,生长缓慢。
(3)为了验证你的结论,可以重新设计实验,在 (有/无)单侧光照射下,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的一侧外施蒸馏水,另侧施加黄质醛。如果出现 的结果,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____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需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
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下边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在下边的相应方框内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起点复制的。
课堂上某小组用模型模拟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请回答:
1.正确的侵染过程是(用a~f序号)。
2.DNA复制发生在图中过程之间,原料是,由提供。
3.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发生在图中过程之间,如果在之前或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原因是。
4.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原因是。
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________性的________型细菌。
4.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_。
据下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
2.图中的1、2、3、4、5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______。
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现有甲、乙两种性别不同的果蝇,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以及相关染色体上含有的控制眼色的基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2.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红眼,由此可以推知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进一步可以推知产生的后代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
3.如果甲的2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未知,要确定该基因的类型,可以让该个体与基因型为的个体杂交,经过杂交后请预测实验结果: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