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
C.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 |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
B.白化病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
C.真核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不一定有它的等位基因 |
D.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就一定有相应的酶 |
棉蚜体形微小,繁殖快,以棉叶组织的汁液为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棉蚜种群的数量 |
B.7月15日的前5天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小于后5天 |
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
D.该棉蚜种群的数量在7月20日达到较大,是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C.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二倍体水稻 |
D.人工诱导多倍体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时,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联会 |
B.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 |
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D.在“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能确定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温度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
B.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
C.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