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的密度 | B.适应的普遍性 |
C.群落的垂直结构 | D.群落的水平结构 |
生物群落是指
(1)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2) 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4) 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A.(1)(2) | B.(3)(4) | C.(1)(3) | D.(2)(4) |
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A.年龄组成 | B.性别比例 | C.出生率、死亡率 | D.以上都是 |
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的明暗 | B.地形的起伏 | C.温度的高低 | D.种群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