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较响
较响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5
2.0
1.0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响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选(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的靠近时,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当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营养早餐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家住南部山区的小刚也是受益者之一,每周都能喝到政府发给的牛奶。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刚利用托盘天平、烧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刚观察到牛奶包装盒上标有 250 mL 字样;

(2)将盒装牛奶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发现天平仍然不平衡,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天平平衡后,观察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然后小刚将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得牛奶包装盒的质量为 7 g 。则牛奶的密度为   

(4)小刚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和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

(5)小刚在学习完浮力知识后,认识了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一密度计(如图2所示),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液体密度。小刚受到启发,用细沙、水、刻度尺,记号笔、烧杯和平底玻璃管(数量不限),设计实验并完成了测量,请你帮助小刚利用上述器材完成測量牛奶密度的实验。

①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结合简图用文字说明,测量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②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ρ 牛奶 (用已知量测量量表示,比如水的密度用 ρ 表示)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1)请帮助小明根据电路图甲将实物电路乙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好后,当小明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   (选填" A "或" B ")端。

(3)小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无变化,则电路原因可能是   

(4)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 2 . 6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5)小明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 U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 T "形玻璃管对着 U 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   (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   

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 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 A 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实验中点燃 A 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 B 蜡烛,也不能使 B 蜡烛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 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 B 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 A 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