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
煤油 |
25 |
44 |
菜籽油 |
2.5 |
34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及________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煤油的热值,发现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观察装置图,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小组同学是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测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
(2)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________J/kg。
物理量 |
测量值 |
容器中水的质量m/g |
150 |
容器中水的初温t1/℃ |
25 |
容器中水的末温t2/℃ |
40 |
燃烧前蜡烛的质量m1/g |
20.6 |
燃烧后蜡烛的质量m2/g |
20 |
(4)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__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的温度 /℃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食用油的温度 /℃ |
30 |
32.5 |
35 |
37.5 |
40 |
42.5 |
47 |
47.5 |
50 |
52.5 |
55 |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图甲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_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_的位置(两空均选填“A”或“B”)。
(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 Δt/℃ |
加热的时间 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3)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
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小雨用了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数据如下:
t/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
△t水/℃ |
0 |
1 |
2 |
3 |
4 |
5 |
6 |
… |
△t煤油/℃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 |
①运用比较法并由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
②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我们发现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这表明________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________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________的。由此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④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⑤实验前要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
⑥小雨解释了家中暖气片内用水做循环物质的原因: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