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予“优秀大学毕业生”“学雷锋标兵”的在胜利油田工作的寥永远,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干事业,有风有雨有得有失,得比失多。”下联:“搞钻井,有惊有险有苦有甜,苦比甜少。”横批:“志在贡献。”这副对联主要表明( )
A.在艰苦奋斗中为社会多作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
B.个人对社会应多作贡献,不应向社会索取 |
C.只作贡献不求索取是一切先进人物的共同特征 |
D.先进人物对社会作贡献,总是“得比失多”和“苦比甜少” |
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姜云燕同志,凭着立志高原、无怨无悔的信念,扎根于海拔4 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在十年来的护理工作中,照料过病人多达7 000人,使20多名战友起死回生,为提高高原寒区的护理质量作出了贡献,被喀喇昆边防官兵誉为“生命守护神”。姜云燕同志为提高高原寒区的护理质量作出了贡献,受到表彰体现了( )
A.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始终居于首位 |
C.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
法国作家雨果说:“动物是生存,而人类是生活。”这说明 …( )
A.人与动物都具有自然性 |
B.生存欲求是人类以外其他动物的基本欲求 |
C.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本质在于人有社会性 |
D.人比动物更聪明在于人知道生活比生存更有意义 |
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讲,在理想问题上,最关键的问题是( )
A.是否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B.能否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C.能否认清理想的作用 |
D.能否用崇高理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启示我们( )
A.理想对人生和社会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
B.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活动 |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D.远大理想首先必须符合个人的实际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