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
| A.文化是人创造的 |
|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
| D.人们的观念有不同层次 |
2009年4月14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拉开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帷幕。人们总是很“吝啬”把道德荣誉奖给那些真正堪称道德典范的人,说明
| A.多数人的道德素质低 |
| B.道德是别人给予的 |
| C.我国加强道德建设 |
| D.道德在人们心目中有崇高地位 |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
| A.要消除人们文化要求上的差别性 |
| B.就是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
| C.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 D.是由当代中国青年来完成的任务 |
2009年4月12日,中宣部长刘云山要求,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这一要求
①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②要用经济效益来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 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①是因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③才能保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要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9年1月1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
| A.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
| B.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 C.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
| 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