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C.气温的日变化 | D.大气的热力运动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读图,回答各题。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
A.Pa>Pb; Ta>Tb | B.Pa<Pb;Ta<Tb |
C.Pa<Pb;Ta>Tb | D.Pa>Pb;Ta<Tb |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
A.东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若图示为中纬度环流,Q地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则Q地最有利发展( )
A.热带种植园农业 | B.乳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 | B.地形 |
C.气候 | D.市场 |
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读图为40°纬线经过的某地区,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
A.欧洲西部 |
B.美国西部沿海 |
C.非洲西南沿海 |
D.南美洲西部沿海 |
读下图,完成各题:该地位于
A.东半球,亚洲 | B.西半球,北美洲 |
C.西半球,南美洲 | D.东半球,大洋洲 |
当巴西高原处于干季时,图中C地可能是
A.盛行西北风 |
B.盛行东北风 |
C.盛行东南季风 |
D.盛行西南季风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各题。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
B.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 |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
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
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
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