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圆弧EF为某一纬线圈的局部,O点为该纬线圈的圆心,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E点所在经线为165°E,P为线段EF的中点。回答各题。若当日E地昼长为4小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地14:00(地方时)日落 |
B.E、F两地分属于东西两个半球 |
C.E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D.E、F两地属于同一个日期 |
若E在35°S,当OP长度为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B.我国南极昆仑站(80°25′S)出现极昼 |
C.哈尔滨冰雪节开幕 |
D.“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油菜花开 |
该图是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洲③北美洲④非洲 |
B.①南美洲②澳大利亚 ③非洲④北美洲 |
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洲③南美洲④非洲 |
D.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澳大利亚 ④非洲 |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 |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
C.面积为2.4×107 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 m |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
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问题。图中大陆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 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 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
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A.a>c | B.b>d | C.d>c | D.a>b |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回答问题: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
当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时我国东南沿海吹什么风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下列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