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20届世界气候大会于秘鲁时间2014年12月14日凌晨2点,在秘鲁首都利马结束。经过13天的紧张斡旋,世界各国代表最终达成了各方能够接受的结果。下表为利马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 该国著名的马赫斯等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下图为秘鲁位置及东水西调示意图。
(1)根据材料描述利马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利马被称为“无雨之都”的原因。
(2)简述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图中共有条断层, 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处。(填字母)
(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处,因为:。
读某年10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得气压类型是 (高压或低压),其气流水平运动方向 (顺时针或逆时针),其天气状况为 .
(2)B处得风向为 ,B处得风力比A处 (大或小),其原因是 。
(3)此时,北京受下图中的 天气系统控制(填字母)受其影响,北京气温 (升高或降低),风力 (变大或减弱),阴晴状况为
读“北半球气压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分析图中实线内气压场和虚线内气压场各自出现的季节和成因。
(2)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系统位于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的何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当戊气压中心势力最强时,哈尔滨昼夜长短状况为,东亚和南亚的风向分别是、;
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21°,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 。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
(4)在图上画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上太阳高度为 ,该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10分)
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4分)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