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20届世界气候大会于秘鲁时间2014年12月14日凌晨2点,在秘鲁首都利马结束。经过13天的紧张斡旋,世界各国代表最终达成了各方能够接受的结果。下表为利马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 该国著名的马赫斯等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下图为秘鲁位置及东水西调示意图。
(1)根据材料描述利马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利马被称为“无雨之都”的原因。
(2)简述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该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偏低,请解释原因。
(3)图中绿洲沿河流和山麓地带分布,解释其原因。
(4)简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该区域积极的影响。
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特征相比,甲城市的大陆性更强,请写出判断理由。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以下选项中关于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夏季甲城市比乙城市日照时间长②、甲城市纬度低
③、甲城市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④、乙城市的气温比甲城市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3)结合图中的积温、降水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中A地适宜发展______ 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
分析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产业部门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占岛内生产总值(%) |
1.8 |
30.4 |
67.8 |
(1)简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别写出台湾岛Ⅰ、Ⅱ的气候类型,图中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虚线)向南弯曲,请分析原因。
(3)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南部,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据表说明台湾岛的产业结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
材料二: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下图)
材料三:北京和伦敦各月降水量表
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总 |
|
北京 |
2.6 |
7.7 |
9.1 |
22.4 |
26.1 |
70.4 |
196.6 |
243.5 |
63.9 |
21.1 |
7.9 |
1.6 |
672.9 |
伦敦 |
51.9 |
34 |
42 |
45.2 |
47.2 |
53 |
38.3 |
47.3 |
56.9 |
61.5 |
52.3 |
54 |
583.6 |
(1)根据材料二可知:天津市1950~1995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是,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
(2)北京地面沉降比伦敦严重,根据材料三分析原因。
(3)例举地面下沉的危害以及缓解华北平原地面下沉的措施有哪些?。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将正确选项的代号与图中的字母对应填空。
①酸雨 ②全球变暖 ③ 臭氧层空洞 ④森林锐减
ABCD
(2)图甲中B环境问题在图乙的甲、乙、丙三地中,和地比较突出,两地区该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3)图甲中A问题目前在地区最为严重,C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4)图乙丙地环境问题主要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