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
B.甲属于半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
C.甲属于半湿润区 乙属于半湿润区 |
D.甲属于湿润区 乙属于干旱区 |
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
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
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
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多山地的地形 | B.干旱的气候 |
C.自然资源的贫乏 | D.科教文化的落后 |
读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高低状况来看,A处是________中心,B处是________中心,由于海陆________ 性质的差异,使得本来应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了一个个不同的气压中心。
(2)从图中A、B两处的气流运动状况来看,________是气旋,它在水平方向上沿________时针(顺、逆)方向流动。
(3)图示地区气压状况反映的季节是________,该季节从大气的冷暖、干湿性质上分析,我国盛行风的特点是________。
(4)图中C、D两处的盛行风向分别是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此时是________(填“日出”或“日落”)。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3)再过________小时,C点将进入子夜。
(4)此日太阳直射于________ (纬线)
读图,回答问题。
(1)将左上图中的A、B、C、D四点标在右上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二分二至的具体日期。
(2)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B、C、D四点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日期为________,地球公转较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顿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和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