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分)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 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 面对材料一中问题,亚历山大二世后来颁布了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分)
材料二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2) 写出“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三 “苏联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农民在饥饿思维线上挣扎,大人、小孩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烂树皮和沼泽植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由于重工业发展优先,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滞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三十年代政治大清洗造成大量冤假案,这些问题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3) 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哪些问题?(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回答)(2分)
(4)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认为从俄国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4月8日,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组织了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
——2013年3月7日中新网
材料二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人民网
(1)台儿庄大捷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
(2)阅读《台儿庄战役示意图》,说明台儿庄位于哪两省交界处?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讲话
材料二:“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周恩来讲话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讲话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敌对政策的两例具体史实
(2)材料三的内容被总称为 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2013年,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作为近邻,中国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据此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朝鲜进行了哪场军事行动?涌现出了哪些英雄模范人物?
(3)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1分)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