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三条平行且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10 V、20 V、30 V。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 区域内运动的轨迹,对于轨迹上的a、b、c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一定是先过a,再到b,然后到c |
B.带电粒子在三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Fb>Fa>Fc |
C.带电粒子在三点动能的大小: Ekb> Eka>Ekc |
D.带电粒子在三点电势能的大小: Epb>Epa>Epc |
如图所示,A、B为两等量异种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
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
D.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v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NA=![]() |
B.ρ=![]() |
C.m=![]() |
D.v0=![]() |
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0点,ro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今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o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则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B.乙分子到达ro处时速度最大 |
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
D.乙分子在ro处时,分子势能最小 |
对于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
B.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
C.在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取决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
D.体积变大时,物体分子势能变大 |
下列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 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