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元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正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或变革宰相制度的措施有()
①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②汉武帝设郡国并行制
③唐朝实行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制度
④宋朝设立三司
⑤元朝设立中书省
A.②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