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 )
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 |
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戈尔巴乔夫开始政治改革②苏联共产党实行多党制③苏联公布《苏维
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④《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A.②①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①④ |
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
①关于人权的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②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③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④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
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
C.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 D.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的客观有利条件有
①日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中得到大量“特需”收入②日本商品得以大量进入世界市场③日本经济自此进
入高速发展时期④日本对美国战争赔款得以减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开始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突出表
现了
A.欧共体成员国间资本流通更自由 | B.欧共体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相同 |
C.欧共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一极 | D.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