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泥塑大师,年轻时就喜欢玩泥巴,捏各种小虫之类,先后遭到母亲和妻子的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要玩。起初,老是拿捏不准,用力过重,就会变形;用力太轻,则不能成形。为了把虫子捏得像模像样,他经常跑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虫子的形状和神态,回到家就开始捏。
后来越捏越有兴趣,便不惜代价,买来泥塑材料。为了提高塑艺,不管哪里有泥塑展,他都会去参观,一有感悟,立马回家捏捣。感觉不大满意,便推倒重来。后又拜师学习,切磋琢磨。
久而久之,他塑造的蝈蝈、螳螂、蚱蜢、蝴蝶、蝉等栩栩如生,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曾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白纸和黑点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清早,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一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看人看事物啊!”
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17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当年的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圣人与魔鬼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里的一位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
后来,画家觉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
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
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
那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
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青年曾拟一上联抒写自己的心迹投书报纸征对下联。上联为:
左为难右为难左右为难难左右
不足半月,答征者竟达1 500多条。其中几联为:
前相助后相助前后相助助前后
上求索下求索上下求索索上下
上为师下为师上下为师师上下
上求知下求知上下求知知上下
上要靠下要靠上下要靠靠上下
请以所对的一条下联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也可以自己所对的下联为标题。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请根据这句话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对芸芸众生来说,这又谈何容易!有的人此事不惑而彼事惑,有的人此时不惑而彼时惑;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能够大彻大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执迷不悟;还有的人自以为不惑,其实只是把思想的权利交给他人去支配了。中国人重视“不惑”,殊不知“惑”才是思想不僵化的原动力。“惑”并不可怕,关键是不当惑处绝不能惑。世间让人困惑的东西太多太多,“诱惑”便是其中的一种。茫茫人世间,滚滚红尘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着诱惑,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名誉、地位、金钱、美色、锦衣、佳肴的诱惑,不一而足。而且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文明程度的日渐提高,诱惑将越来越多,诱惑力将越来越大,其影响将渗透到人们生存的全过程。
以《面对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低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