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有关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
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 | B.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 |
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 | D.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 |
形成这种岩石的物质来自于
A.地壳 | B.地幔 | C.地核 | D.岩石圈 |
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左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5,回答题。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戊点的地形可能是
A.天坑 |
B.鞍部 |
C.山顶 |
D.峰丛 |
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图回答题。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甲、丙、乙 | D.乙、丙、甲 |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 B.1月20日~21日 |
C.1月27日~28日 | D.1月28日~29日 |
海流对岛屿的气候影响较大,如我国台湾岛东侧海域常年受日本暖流影响,西侧海域受季风影响较大。读图完成题。能正确表示台湾岛东西侧海域冬夏季海流运动的是
受海流影响,台湾岛的气温状况为
A.年温差东部小于西部 | B.冬季均温东部低于西部 |
C.年温差北部小于南部 | D.冬季均温北部高于南部 |
图3为整个夜半球俯视图, C点昼长8小时,据此回答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3°26′N, 30°E | B.23°26′N, 150°W |
C.23°26′S, 30°E | D.23°26′S, 150°W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与D点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 B.A点与B点在同一经线上 |
C.B点位于D点正南方向 | D.A点的经度为150°W,E点日出 |
图2中AB是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北京昼长夜短。读图回答题。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A.70°N~90°N |
B.70°S~90°S |
C.66°34'N~90°N |
D.66°34'S~90°S |
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 B.八分之一 |
C.八分之五 | D.八分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