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和“地球光照示意图B”,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  每空2分)

(1)图A中④位置的节气是      ,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       
(2)在图A中,12月18日至20日,平江正午旗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度变     
(3)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         (节气)的昼夜状况,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4)此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和状况都较好。
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至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
材料二:图2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blob.png

图1 图2

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等。
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距离近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4.图2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5.图2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